伴随股市大波动的是欧美经济危机的深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甚至将此形容为“北大西洋衰退”——经济陷入缓慢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美政府在2008年强力介入,大量注资市场以防止经济全面衰退的做法,所造成的庞大预算赤字,后遗症正相继浮现。英国日前爆发的、如瘟疫般从北伦敦扩散到各主要城市的流血骚乱,深层原因之一是经济不振、失业率高,加上债台高筑的政府减少公共服务,让社会底层民众的怨气一触即发。
新加坡是个非常依赖国际金融与贸易的国家,当然无法自外于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在李显龙总理于国庆献词中调低了今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测后,贸工部前日公布的第二季经济报告,也做出了类似的警告——如果欧美经济和债务问题等外在风险变成现实,新加坡可能陷入“技术性衰退”。国人在目睹本地房地产业一片荣景之际,也必须对这种变化以及政府的提示有所警觉。
所谓“技术性衰退”,是指经济连续两个季度陷入负增长。新加坡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取得9.3%的增长,但是速度却明显放缓,在第二季只增长0.9%。技术性衰退,意味着下半年的两个季度,都要出现经济萎缩的情况。可以想象,这将对国人,尤其是庞大的工薪阶层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第二季的各项经济指数,已经呈现出让人不安的兆头。虽然酒店与餐饮业保持强劲的势头,增长了14.8%,交通与仓储业增长了8.9%,作为新加坡经济重要支柱之一的制造业,却萎缩了23.7%,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同样萎缩了8.4%。这些都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行业,也就是说,不少国人的生计可能变得不那么稳定。此外,贸易数字也呈现了走低的趋势,与第一季的12%增长率相比,第二季只取得2.1%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