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8月6日电 海外市场做空中国概念股的风波至今依然未能平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担忧,不少中国公司将其赴美上市计划搁浅。7月份中国企业在美IPO数量为零,降入冰点。
在此背景之下,依赖于在美国等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而实现退出的外资风投开始寻求多元退出渠道,其中通过在A股上市退出的意愿愈加强烈。专家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外资风投在境内退出的案例数量可能出现井喷。
中企赴美上市暂陷低谷
2010年下半年发起于美国市场的一轮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浪潮在2011年二季度进入高潮期,至今仍未完全平息。
据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投中集团统计,2011年7月共有35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IPO,其中20家在境内上市,15家境外上市的企业集中在港交所,而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却“颗粒无收”(编注:北京时间8月4日,土豆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曝光。若不出意外,土豆网将在8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市场)。
美国资本市场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阵地。7月赴美上市的暂时停滞使得中国企业海外融资规模出现大幅下降。7月中国企业海外IPO融资119.29亿元,融资金额环比下降67.14%,同比降幅达到83.7%。
2010年下半年发起于美国市场的一轮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浪潮在2011年二季度进入高潮期,至今仍未完全平息。曾备受海外投资人追捧的中国概念股遇冷,估值大幅缩水。在2011年4月-6月三个月内,中概30指数(ICS30)一度从1250点附近跌至900点附近,跌幅接近30%(编注:受美国股市大跌影响,中国概念股的另一重要指数——纳斯达克中国指数(CHXN)8月5日报收于192.44点,单周下跌12.1%)。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陷入停滞期。不少拟赴美上市的企业不得不暂停其上市计划,重新等待有利时机。原计划于7月20日登陆纳斯达克的迅雷宣布因市况欠佳推迟IPO,未来上市时间未定;同样,原计划在近期开始路演的盛大文学也宣称,决定暂停在纽约证交所融资2亿美元的IPO。
国内一家在线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企业CEO告诉记者,公司已做好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准备。“只可惜今年海外市场环境不好,难以获得理想的估值,公司可能等到明年市场环境恢复之后再考虑上市。”
做空风波短期或难平息
“美国投资人对中国概念股诚信问题存在的担忧短期内难以消除,但希望这场风波在年内能够结束。”
“眼下并不是赴美上市的好时机。”一位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也表示,这场风波已经影响到海外投资者购买中国概念股的情绪,这种情绪甚至可能蔓延到欧洲、新加坡等市场。除了对中国概念股诚信问题的担心之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以及对互联网泡沫的恐慌也可能影响到中国概念股的整体估值。
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玮栋表示,7、8月份是海外上市的淡季,海外的机构投资人大多在休假,这场危机是否能真正走出去还要看四季度的表现。“尽管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担忧依旧,但长期投资人对真正资质好、信息透明度高、成长性快的企业还是愿意给予较高的估值。”
全球顶级风险投资机构NEA全球合伙人、中国董事总经理蒋晓冬表示,美国投资人对中国概念股诚信问题存在的担忧短期内难以消除,但希望这场风波在年内能够结束。